通过田间试验、室内试验等手段,对种质资源进行性状表现、产量表现等评价,筛选出优良的种质。种子应来自正规的种子生产基地,保证种子的质量和纯度。种子应具有正常的形状和颜色,无病害、虫害和机械伤害。种子应具有纯粹的品种特征,无杂种自交或同源杂种的现象。选择具有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有助于减少农药使用和提高产量。优先选择具有高产潜力和优质特性的品种,以增加产量和提高经济效益。
水稻科学选种的主要目标是选择具有良好性状和高产潜力的优良品种。以下是水稻科学选种的一般步骤:
1. 根据不同的目标和环境条件确定选种的具体目标,例如抗病虫害、耐旱性、耐寒性、高产性等。
2. 收集具有潜力的种质资源,包括不同地理地带的本地品种、引进的外来品种等。根据选种目标,筛选出符合要求的种质资源。
3. 进行种质资源的鉴定和评价。通过田间试验、室内试验等手段,对种质资源进行性状表现、产量表现等评价,筛选出优良的种质。
4. 进行种质的优化组合和杂交育种。根据选种目标和种质资源的评价结果,选取合适的亲本进行杂交育种,培育出更加优良的后代。
5. 进行品种的试验示范。将新培育的品种进行大面积示范试验,观察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表现,确定其适应性和稳定性。
6. 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根据试验示范的结果,选择出表现优异、适应性广、稳定性好的优良品种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
在水稻挑选种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选择适宜的种子来源。种子应来自正规的种子生产基地,保证种子的质量和纯度。
2. 检查种子的外观和品质。种子应具有正常的形状和颜色,无病害、虫害和机械伤害。种子应具有高萌发率和良好的种子活力。
3. 检查种子的品种纯度和一致性。种子应具有纯粹的品种特征,无杂种自交或同源杂种的现象。
4. 根据种植环境选择适合的品种。不同品种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和耐性,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品种。
5. 了解品种的抗病虫性能。选择具有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有助于减少农药使用和提高产量。
6. 选择高产和优质的品种。优先选择具有高产潜力和优质特性的品种,以增加产量和提高经济效益。
7. 选择稳定性好的品种。选择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稳定性的品种,适应性广泛,能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保持稳定的产量表现。